当前位置: 首页 > > 内容详情
精心讲授党校的主课
来源:学习时报    作者:孙春波    点击数:1395 发表时间:2013-11-15     字号: |大+  

精心讲授党校的主课

 

作者:孙春波      来源:学习时报

 

党校是培训轮训各级领导干部的主渠道、主阵地。教学是党校的中心工作,而主体班次教学又是教学的中心,是党校工作的重中之重,它集中地体现了党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。怎样讲好党校的主课,是每一位党校教师应当深入思考和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。

一堂好课的标准可以概括为五、四、三、二、一。

“五”即五度:理论有高度、信息有宽度、剖析问题有深度、语言运用有精准度、课件制作体现精美度。

“四”即四味:书卷味,即有理论支撑。一堂好课承载着教师厚重的知识积淀,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,广博的跨学科知识,对学员而言是知识的盛宴、精神盛宴;逻辑味,即逻辑清晰,一堂课听下来,层次分明,纲举目张,如剥笋、如织网,环环相扣、层层深入;人情味,专题内容设置是以学员的需求为导向,教师能够准确把握学员的思想疑虑和心理需求,从学员的角度,站在学员的立场看问题,让学员听得心服;耐人回味,最成功的课不是教师把每一个内容都讲得透彻,而是学员在听完课后能够在思想上有新思路,在思维上有新启迪,在工作上有新方法。

“三”即三个满意:一堂好课听完后,应达到学员满意、请课单位满意、教师自己满意。

“二”即两个不断:一堂好课,课堂上应该是学员掌声不断、互动交流之声不断。

“一”即一生受益:一堂好课令人终身难忘,终身受益。

综上,一堂好课的具体要求应该是:理论色彩浓、联系实际紧、观点论述清、教姿仪态雅、语言表达准、信息存量大、课堂控制好、课件制作美。

对照一堂优秀的主体班次课标准,党校教师要具备三个方面的素养和能力。

一是过硬的政治素质。党校教师要想讲好课首先就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,对党忠诚、对党的干部教育事业忠诚,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。《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》对党校教师提出了方向性的基本要求,即要“政治强、业务精、作风正”。可见“政治强”是必备素质。

二是兼顾两套语言系统。语言是教师表达思想、传授知识、启迪学员思维最基本的工具,教师语言的优劣,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。特别是党校的理论课要让学员听下去,吸引人不容易,关键是理顺情达,使学员入脑、入耳、入心,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掌握两套语言系统即学术语言和教学语言。科研是教学的基础,教师掌握学术语言可以与本专业的前沿理论对接,随时掌握学科的理论动态,夯实教学基础。但同时也要掌握好教学语言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搜集到的资料大多是书面语言,作为一名教师要有将书面语言转化为简洁、清晰、生动的口语,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的能力,当好理论翻译。使复杂的理论简明化,深奥的理论通俗化,让功底深的学员听后不觉得浅,基础差的学员不觉得难,做到深入浅出、雅俗共赏。

三是要吃透党校教学的特点。要讲好课,首先要吃透党校教学具有政治性强的特点;其次要把握学员特点。当前党校主体班学员主要呈现出三高、三多、三求的特点:“三高”即学员学历高、水平高、对培训要求高。“三多”即学员看的文件多、实践经验多、走过的地方多。“三求”即学员听课过程中求知(知识、理论、信息量)、求新(新理念、新思路、新对策)、求趣(引发兴趣、提高兴趣)的心理特点。教师只有掌握这些特点才会根据不同班次、不同学员的岗位需求、心理需求选准课题、设计好教学内容,选好相应的教学方式,优化课堂效果。只有吃透党校教学的特点,同时发挥自身政治素质强、理论水平高的优势,形成自己的讲课风格,才能吸引学员,满足学员的需求,提高教学水平,上好每一堂课。

此外,一堂好课实际上是学术+技术+艺术。讲课技巧是桥梁,是提高教学效果、提升教学艺术性的关键。在讲课技巧上下功夫,就必须优化教学结构,活化课堂气氛。一要善于灵活运用新的教学方式,二要注意把握课堂节奏,三要善于运用课件。

总之,讲好一堂课是党校教师的一种追求,一种境界,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,它需要教师长期的教学实践、锻炼、探索、体验与升华。

(作者单位:吉林省通化市委党校)

【打印本页】 【关闭窗口】